当前位置:首页 > 部门专题>市财政局专栏>工作动态
政府采购 高效与公正并行
发布时间:2024-10-21 09:26

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市场主体和资源要素集聚的关键,而真心服务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金钥匙。政府采购涉及面广、市场主体多,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总体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窗口。今年以来,我省财政部门结合实际,围绕精准服务、全面监管、政策调控三个有力抓手,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,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“聚”数智力量推动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

  打开山西省政府采购网,各类货物、服务、工程的采购公告映入眼帘:某医院要购买一批医疗设备;某学校要建食品安全数字管理平台;某工业园区要请专业公司治理污水;某地政府要购买户厕改造材料……政府采购和老百姓的衣、食、住、行息息相关。
  当前,阳光下运行、云端上运行,成为政府采购活动新趋势。“近年来,我省加快推进‘互联网+政府采购’建设,充分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,不断迭代形成一套适应山西政采工作的政府采购数字化平台。政府采购项目的11个环节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,所有采购业务‘一网通办’,采购过程线上留痕,并对供应商实行‘承诺+信用管理’制度,项目采购时间大幅缩短,供应商参与采购便利度明显提升,采购规范性显著增强;依托数字平台,供应商免费在线下载采购文件,减免投标履约保证金,交易成本明显降低。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明显增多。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宋介燕表示。
  山西财政积极为供应商提供针对性的数字化服务。一方面,积极为金融机构和政府采购供应商“牵线搭桥”,搭建了覆盖全省的“政采智贷”线上融资模块。“政采智贷”改变了传统综合授信模式,实行单笔单批模式,融资不受授信额度限制,每笔合同都可以申请到融资。另一方面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举办培训班,充分利用微信、视频直播等方式,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联系,开通在线质疑功能,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。
  数据显示,2024年至今,共有7家银行为236家供应商提供融资贷款290笔,累计金额5.55亿元,有效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。
  王凯便是受益人之一,其公司主营建设工程、建筑装修装饰等业务。王凯说:“头两年,业务不熟练,标书制作中遇到不少困难,稍有不规范就成了无效投标,每年花在标书上的钱需要两三万元。现在,电子化平台上线,业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,不仅可以随时了解采购公告信息,增加中标机会,还能用电子化投标、在线签章的功能降低人力成本,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。”

  “抓”制度机制实现监管与整治同频共振

  政府采购是财政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方式。在收入端,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,直接支持各类经营主体。在支出端,财政政策通过政府采购,以提供订单的形式,助力经营主体开拓市场。
  “为此,山西财政致力于创新多项举措,在公平公正上做加法,在违规行为上做减法,在制度机制上做乘法,在资金管理上做除法,形成监管合力,打造公平公正的‘阳光’政采环境。”宋介燕说。
  据介绍,2019年至2023年,山西财政三次对政府采购领域中的差异性、歧视性行为进行全面清理,同时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,禁止设置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或歧视待遇,严格落实政府采购信息公开要求,开创性实行“三信封”投标机制,并推动异地评审“常态化”。目前已与6个省市合作进行远程异地评标,试点项目31个。
  与此同时,扎实开展政府采购领域“四类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。扩大检查代理机构和项目个数,对查证属实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。充分发挥“制度+机制+行动”组合拳的联动增效作用,实现政府采购当事人多维度互评全覆盖,将相关法规、制度要求转化为163个预警监控点内嵌至平台,并与诚信管理互联互通,出台代理机构和专家管理办法,加强建立营商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等。
  政府采购平台还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紧密衔接,在平台中内嵌编制规则,新增人工审核流程,确保政府采购预算应编尽编、编实编细和政策功能落实到位,实现政府采购预算全流程跟踪管理。
  以长治市为例,该市积极推进新型采购人制度建设,在压实“谁采购、谁负责”的基础上,推动市直各单位结合实际需要和业务特点,全面梳理涉及政府采购业务项目存在的问题、漏洞和风险点,制定完备的采购人制度。积极修订完善《长治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》,制作公布《政府采购供应商质疑指引表》、公开投诉电话,为供应商提供高效便捷维权服务,并及时将投诉处理结果公布。截至目前,市直487家预算单位中,已建立报备新型采购人制度的达470家。

  “促”产业发展引领增长与结构高效协同

  政府采购具有政策性功能,包括扶持中小企业,起到辅助产业政策的作用。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激发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活力。在我省,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%,吸纳从业人员450万人,占全省企业从业人员超七成。
  近年来,山西省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着力为中小企业“开绿灯”,采取扩面、增量、减费等方式顶格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,将强制预留限额由200万元以下提高到400万元以下,价格扣除比例由6%—10%提高到10%—20%,积极推行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,明确预付款比例不低于40%。
  以忻州为例,在绿色采购方面,2023年全市政府采购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、节水产品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99%,优先采购环保产品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99%;在预留份额上,4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全部预留给中小微企业,4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确保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。
  我省还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振兴,贯彻落实2019年财政部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实施方案,鼓励各级采购人在“832”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。据统计,2024年预留面向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份额1亿元,目前已采购1.9亿元,完成预留采购份额的190%。
  山西省新版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则首创“电子卖场商品交易+框架协议采购一体化+特色场馆”模式,用于集中展示产品,引导支持产业发展,目前包括绿色低碳馆、科技创新馆等4个场馆。截至2023年底,特色场馆累计执行合同金额约13亿元。
  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、行政效率高效、政府服务规范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  省财政厅副厅长段萃表示:“山西省政府采购工作将紧紧围绕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目标任务,以问题为导向,以改革为动力,不断创新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,推动形成政府有为、市场有效、企业有利的良好局面,为共筑一流营商环境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、汇聚力量。”